欢迎访问欧亚体育淘宝

客服热线:

156-1007-7673

产品中心

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 - 数据中心证券之星-提炼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来源:欧亚体育淘宝    发布时间:2025-08-17 12:43:26 欧亚体育淘宝

  海能技术(430476)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实现盈利收入1.36亿元(yoy+35%),归母净利润547万元(yoy+139%),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万元(yoy+105%),销售费用率25.1%(yoy-9.4pcts),管理费用率19.9%(yoy-8.2pcts)。2025Q2实现盈利收入0.81亿元(yoy+33%/qoq+45%),归母净利润599万元(同比扭亏/环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558万元(同比扭亏/环比扭亏),销售费用率21.8%(yoy-8.8pcts),管理费用率18.1%(yoy-4.8pcts)。公司整体收入、盈利均明显提升,利润表现亮眼,Q2现金流改善,且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 色谱光谱系列释放业绩增量,四大科学仪器系列收入全面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至63.6%(yoy+0.9pcts)。2025H1公司四大系列新产品收入均实现20%以上增长,尤其是色谱光谱系列因重点市场投入,收入同比增速达61.71%,毛利率同比提升10.92个百分点,成为盈利核心驱动力,其中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幅较大且收入增速较快,进一步实现盈利结构优化;样品前处理系列收入同比增长43%,得益于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化工、第三方检测等领域客户放量。同时,基本盘有机元素系列收入实现同比26%稳健高增长,毛利率同比增长1.1pcts至75.5%;通用仪器系列收入同比亦增长23%,毛利率同比增长0.6pcts。此外,国外业务营收增长22%,毛利率同比提升13.24pcts,主因高毛利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及汇兑收益。 布局鸿蒙系统力争国产自主,加码大模型开发部署与产品智能化,全面拓展AI技术能力。公司在产品端布局开发基于国产“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于2025年6月在TANK系列开启初步测试并计划年内完成软件系统上线,增强产品自主可控;聚焦AI能力,设立大模型智能运营部,正在开发基于智能问答大模型的智能知识管理、智能数据分析和智能辅助决策工具,已完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规划且预计在下半年实施;同时持续推进产品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如控股子公司白小白科技搭载机械臂的实验室清洗机已进驻深圳华测研究院实验室,为用户更好的提供自动化实验室清洗服务,未来有望开拓更广阔应用。 持续扩大研发力度及产业布局,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聚焦创新药等新增量,打造智能化先进科学仪器制造能力。公司2025H1研发费用2747万元,研发费用率高达20.2%,聚焦高端仪器国产化,研发投入驱动长期成长。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共建“海能技术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的合作协议,该仪器在创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控制、临床精准用药、环境监视测定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此外公司规划在上海市松江区投资建设“海能基石科学仪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基地项目”及相关配套,总投资额不超过2.3亿元,打造国产科学仪器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5/25.8/20.4倍,公司在稳固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成熟系列新产品的基础上培育色谱光谱系列新产品并持续兑现业绩,不断拓展新品类且重视AI能力,推动产品智能化、自动化从而提升竞争优势;此外公司重视股东回报,针对2025年3月发起的回购计划,近期将回购价格上限由14.86元/股调整为25.00元/股。我们看好公司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究开发进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

  海能技术(4304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报称,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约500-600万元,同比扭亏。预计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且大幅度增长,根本原因系:①业绩预告期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6亿元,同比增长约35%,四大系列新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②公司加强精益管理,不断的提高管理运营效率,整体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 预计2025H1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且大幅度增长。公司上半年四大系列新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2025H1预计实现收入1.36亿元。从单季度来看,2025Q2预计实现收入0.8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分别为33%/47%,公司上半年两个季度收入全部实现同比增长30%+,公司前期的产品和销售布局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整体市场情况在逐渐恢复。从政策端来看,产业政策不断有相关文件发布,如《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此外,设备更新方面,高校的设备更新正在陆续进行,前期以头部院校招标较多;海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会在下半年逐渐开始做设备更新,预计将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从下游应用来看,科学仪器与分析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特别是在创新药研发、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病因研究、药物生产的全部过程质量控制等领域。制药是公司重要的产品应用领域,海能、新仪、悟空、G.A.S.、海森、白小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可靠的仪器和方法支持,尤其是液相色谱产品正在努力推进每个标杆客户的开发。 持续投入液相色谱仪产品和渠道,身兼重担持续推进液相色谱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公司研发投入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8.47%,公司持续向系统复杂、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应用场景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的色谱领域拓展。目前国内百亿规模的色谱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部分高价值品类被国外厂商垄断。公司产品开发时即对标进口品牌的中端主流产品,瞄准的是液相色谱市场的主要需求,受益于集团公司的全产业链制造布局,形成对部分核心部件和算法等软件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优势。此外,公司持续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如海能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一起推动原创性分析仪器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为药物研发、临床精准用药、药品质量控制、环境监视测定等领域降本增效;再比如海能技术-浙江中医药大学液相色谱合作实验室成立等。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积极抢占市场占有率。 AI技术赋能科学仪器产业链发展,机器人驱动智能实验室建设。随着现代化实验室工作日益复杂,物联网、AI与云计算等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正推动传统实验室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公司投资控股了白小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实验室清洗机产品,实验室清洗机商品市场空间大、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国内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公司积极布局此赛道。产品推广进展较好,如公司搭载机械臂的实验室清洗机已进驻深圳华测研究院实验室,提供自动化实验室清洗服务。此外,其产品已通过CE认证,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通过签约的多家战略代理商,实现了海外市场零的突破。此类产品与样品前处理和有机元素分析系列等产品的终端用户重叠度高,可复用渠道增厚收益。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9/26.2/20.7倍。公司在稳固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成熟系列新产品的基础上,培育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的色谱光谱系列新产品,同时,积极探寻、发掘、预研新品种和新技术,2025年上半年四大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坚持“布局一代、培育一代、成熟一代”的产品梯队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逐渐完备产品矩阵,业绩端扭亏为盈且大幅度增长,我们上调到“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究开发进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

  北交所信息更新:下游拓展+色谱光谱系列支撑增长,2025Q1营收同比+38%

  海能技术(430476) 2024年营收3.10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1307万元,2025Q1情况向好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10亿元,同比下滑9.06%,归母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下滑70.99%;2025Q1,公司实现盈利收入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归母净利润-51.94万元。看好公司多项科学仪器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国产替代工作积极进行,我们上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纯利润是0.47/0.53(原0.42/0.49)/0.64亿元,对应EPS为0.55/0.62/0.7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27.8/23.0倍,维持“买入”评级。 有机元素分析和样品前处理产品拓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支撑增长2025Q1,公司有机元素分析系列、样品前处理系列不断在半导体材料检验测试、电池等新能源材料检验测试、环境污染物检测、食品酒饮的营养与安全检测、化工及相关制品检测等领域开拓新用户,收入增长较大。2024年,海森仪器的自动溶出度仪等药品检验测试仪器开始全面导入市场,中标多个省市级药检院及知名药企采购项目,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2025Q1,公司持续加大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的市场投入力度,收入增长较大。公司液相色谱仪关键性能参数及可靠性、稳定性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技术达到国外品牌主流产品同等水平,目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未来有望为成为公司重要营收增长点。2024年,公司GC-IMS相关这类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宠物饲料、能源电力、石油化学工业等行业实现业务突破,产品已成功交付乖宝宠物、中石油旗下研究院、巴斯夫等全球有名的公司和上市公司用户。 设备更新:高校正在进行,海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下半年开始国家近两年持续发布了鼓励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政策更加具象和落地,逐步加强了对国产科学仪器的支持,对公司具备拥有积极影响。高校的设备更新正在陆续进行,前期以头部院校招标较多。海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会在下半年逐渐开始做设备更新,有望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风险、需求变弱风险、海外市场开拓风险。

  海能技术(430476) 投资要点: 扎根行业20余载,致力于“变成全球一流的科学仪器服务商”。海能技术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药物及代谢产物分离分析、农产品及加工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测、大学及职业院校科研与教学提供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逐步形成了以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为主的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农林水产、环境、第三方检测、化工、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科研与教育等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1亿元;2025Q1公司实现盈利收入0.55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亏损减少,整体市场情况在逐渐恢复。 “海能”品牌有机元素分析+“新仪”品牌样品前处理两大系列新产品奠定公司基本盘。 有机元素分析系列新产品可用于食品、乳制品、生物疫苗、重组蛋白、宠物食品等蛋白质检测,生态农业及固废处理中农作物、肥料、土壤中总氮含量测定,新材料研发中有机元素含量测定等领域;样品前处理系列新产品可用于食品、药品、饲料、土壤、固废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检测前处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材料中金属及杂质元素含量的检测前处理等领域。在这两个系列产品中公司分别拥有了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两大优势单品,是细分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在国产厂商中位居前列。2024年,这两个系列新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占总收入超过50%,毛利率超过60%。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下,实现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可控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国家政策对于国产设备的支持,其效果正加速显现,我们看好公司持续提升在有机元素分析系列和样品前处理系列新产品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占有率。 重点布局“悟空”品牌高效液相色谱仪+“GAS”品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 近年来,公司向系统复杂、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应用场景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的色谱领域拓展,国内百亿规模的色谱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部分高价值品类被国外厂商垄断,公司持续推进前期启动的K2025Pro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研发以及网络版色谱 工作站软件的开发;依托市场需求结合技术储备,开发了K2025Plus液相色谱仪,随着悟空仪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稳步提升,其液相色谱仪逐步得到国内外用户接受和认可,2024年有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此外,公司GC-IMS相关这类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宠物饲料、能源电力、石油化学工业等行业实现了业务突破,产品已成功交付乖宝宠物、中石油旗下研究院、巴斯夫等全球有名的公司和上市公司用户。2024年公司色谱光谱系列新产品收入增长9%达到0.79亿元,总的来看,公司持续开发新的细分市场,逐渐完备产品矩阵,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通用仪器系列稳扎稳打,增资并购扩充实验室清洗清洁业务及产品线。通用仪器系列新产品可用于保健品、预制菜、宠物饲料等各类食品的安全指标分析,光刻胶、光伏太阳能板、半导体、芯片、高分子材料等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分析等等。公司以并购、参股、联营、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投资控股了白小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济南海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海胜能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股了上 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学国投(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拥有核心技术和团队的行业初创期企业,为公司产品向医药、实验室清洗清洁、环境、行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进行先期布局。2024年,公司滴定仪产品在新能源与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增幅较大,水分测定仪销量取得较大增长。海森仪器的自动溶出度仪等药品检验测试仪器开始全面导入市场,中标了多个省市级药检院及知名药企的采购项目,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白小白科技逐步深入制药行业市场,其GMP制药专用系统成功交付金赛药业等10余家药企;智能清洗机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成功为中科院遗传所提供服务;无人清洗单元功能岛在天津渤海海洋监测监视中心实现首次商业化应用,签约了华测检测等标杆客户;此外,其产品已通过CE认证,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通过签约的多家战略代理商,实现了海外市场零的突破。 坚持“技术驱动”的经营理念,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实现领先竞争力。公司研发投入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8.4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公司牵头(或参与)起草并颁布实施“全(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装置”等4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工程)1项。此外,在供应链与制造方面,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制造”战略,设立了机加工、模塑、核心部件、SMT、钣金、表面处理等车间和部门,掌握核心制造环节及工艺技术,不断的提高核心部件的质量和自产化率,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可靠性和供货及时性,同时提升行业通用零部件供应水平,为获取更高的品牌溢价构建壁垒。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8/18.9/15.0倍,我们选取聚光科技、莱伯泰科和皖仪科技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PE均值为39.9X。国内科学仪器行业属于典型的受制于海外产品和技术的行业,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大,国产化进程预计将加速推进,公司多项科学仪器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稳固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成熟系列新产品的基础上,培育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的色谱光谱系列新产品,同时,积极探寻、发掘、预研新品种和新技术。坚持“布局一代、培育一代、成熟一代”的产品梯队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逐渐完备产品矩阵,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究开发进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